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来校作报告
应学校党委邀请,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来到我校,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为2022年春季学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培训班作了一场生动精彩的报告。
学校领导杨玉新、杨华民、王清和、张宏、刘瑛、吴健、杨光、付跃刚、佟首峰,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在东区图书馆报告厅主会场学习;机关干部、各学院辅导员、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通过网络视频观看。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杨玉新主持。
张希,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超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张希以“我从导师那里学到了什么?”为题,将他与吉林大学沈家骢院士、德国美茵兹大学林斯托夫教授两位恩师相处的点滴娓娓道来,与大家分享他从两位“大先生”身上学到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思想。
“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培养和放大他们的专业兴趣,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张希指出,正是因为在他成长的关键阶段,幸运地遇到了许多好老师,特别是导师沈家骢院士、林斯托夫教授以及化学启蒙老师朱可等,发现并培养了他学习化学的兴趣,才为他日后坚定地从事化学教育与研究夯实了基础。
张希强调,好老师要帮助学生打开科学之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抓住重要的问题,勤奋坚持,成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他结合自己在确定研究方向以及形成思维特点的过程中老师们给予的悉心指导,阐述了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他还深情回忆了在自己事业和家庭的起步阶段,老师们给予的温暖使当时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的他坚信工作和生活会越来越好,指出好老师要关心和帮助学生,积极乐观面对问题,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张希指出,好老师从不吝惜赞美之词,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他展示了沈家骢院士和林斯托夫教授对他论文的评语以及为他写的多封推荐信的内容,表示来自老师的认可和肯定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同时他也在传承两位老师激励式的教育理念。
在阐述学术交流的力量时,张希引用了乔治·萧伯纳的名言“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种思想。”他联系自己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指出科学因交流、讨论甚至争论而进步。“你是一个方面的专家,但不可能是所有方面的专家,协作和合作贯穿研究的始终”,强调协同合作对于产生新的研究思想、推动科技发展具有的重大作用。
谈到教育理念,张希指出,好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熏陶影响,潜移默化。沈家骢院士和林斯托夫教授是能够从学生身上看到比学生自己所看到更多的天赋和能力,并能帮助激发学生天赋和能力的“大先生”。广大教师应该认真思考,自己如何成为这样的好老师,使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杨玉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张希院士的报告阐释了“好老师”的深刻内涵,讲述了“大先生”的育人情怀,包含着为人、为学、为师的道理,更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育工作者要心中有爱,爱生命、爱生活、爱科学、爱教育、爱学生,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以成为“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充满自信,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撰稿:程力 摄影:刘奇儒 审核:于英焕 编辑:周南)